您的位置:健康头条网要闻正文

196个国家和地区新冠大流行为什么说国际或许浪费了我国争夺的时刻

时间:2020-03-27 12:48:58  阅读:8055+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划重点:

  • 1中国自去年12月中旬,从病原体辨认、病毒检测、疾病规模及有效防控手段等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数周提早应对的时间、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 2世界各国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预案的缺失,就是对这些时间最大的浪费。全面的防控预案包括对全民基础的疾病防控教育与健康行为培训,疫情相关物资和资源的准备等等。唯有尽早准备,才能更快对疫情有防控反应,也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3面对错失的时间,世界各国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学习成功抗疫经验,并集中力量生产更多的抗疫物资和资源设备,齐心协力,去战胜这百年来最大的挑战;
  • 4病毒疫苗和治疗的研究是重要的,需要一直开展;缓和疫情的具体举措也在慢慢地实行和评估,但现阶段对世界各国最重要的,还是尽早做好控制疫情和延迟疫情。

2019年12月至今,短短三个月,新型冠状病毒便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球引发了大流行 (pandemic)。截至2020年3月25日,新冠病毒已在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引发疾病,全球累计确诊37.5万例,死亡1.6万人[1]。

而这一数据还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大流行还处在早期,我们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因为全球行动的延迟,我们可能面临着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传染病大流行。

今天我想从流行病学角度,客观分析一下,为什么说世界各国可能浪费了中国为大家“争取的时间”?面对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世界各国该怎么样补救?

中国用生命和经济的牺牲

争取了什么时间?

如大家所看到的,面对这个新病毒引发的疫情,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封城措施去阻止疾病的扩散。

中国在世界的一片争议声中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但同时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牺牲了经济的发展,为世界争取了宝贵的防疫时间。

那么,走在疫情最前端的中国,为世界争取了什么时间呢?

a) 辨认新型病原体的时间

新型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发生时,辨认新型病原体是防控疾病很关键的一步[2]。如图1中红色部分所示,红色代表新型传染病;蓝色代表暴发控制后再次出现的疾病;黑色代表“人为制造的”疾病。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人类历史上已有很多次新型传染病的发生。

(图1. 全球曾出现的传染性疾病[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拥有比较好的工具去辨认新病原体。

首先,很多血清学抗体反应检测以及常见传染病的诊断盒能排除已知的病原体。比如,疫情早期医生就发现武汉海鲜市场相关的病例并非是由冬季常见的病原体引起,所以,起初新冠肺炎被称为“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

之后,研究人员对感染者的肺泡液体样本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其可能是冠状病毒类,但不是SARS和MERS病毒。

最后,研究人员对病毒样本培养测序,发现其基因序列属于beta冠状病毒,并且跟SARS的序列很接近(但并非相同的病毒),所以才有了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同时将2003年的病毒SARS改名为SARS-CoV-1。

从2019年12月中旬开始报告不明肺炎,到2020年1月10日明确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并成功测出病毒的第一个基因序列,这是非常快也极有价值的一个进展。

b) 研发病毒检测方法的时间

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检测,主要依赖核酸检测试剂盒( RT-PCR法),是需要检测这种病毒的特异性核酸,也就是病毒的遗传信息。

因而,开发此检测方法的关键数据就是病毒的基因序列。

中国于1月12日将病毒基因序列公布,用于国内的检测试剂盒研发,也为世界其他各国试剂盒研发提供了最重要的数据[3]。病毒检测试剂盒对疾病防控有什么重要作用呢?我将在后文中详细介绍。

c) 了解疾病流行病学规模的时间

在疾病暴发开始后,经过大量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国的数据(特别是流行中心湖北的数据)为了解此次疾病暴发的规模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流行病学参数。

比如衡量传染性的参数R0(基本传染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数为2.2~3.5,也就是一个病例能够平均感染3个人左右,这提示了此次病毒传染性很高,需要采取比较严格的防控措施去阻断传播[4]。

再比如,此病毒的潜伏期平均是5天,但也有一些潜伏期比较长(12.5天),所以我们把14天作为隔离观察期,因为采用这个时间能够捕捉到95%以上发病的人。

另外,这个病毒的翻倍时间 (doubling time)是5~7天,也就是说病例数每5~7天就翻一倍,在没有防控措施的情况下,病例数会呈指数增长 ,如图2所示。

(图2.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的流行病学曲线[5])

这个“翻倍时间”参数也解释了,为什么如果不尽早防控,疫情就会很快到失控的程度:因为每5天病例数翻一倍,假设一开始只有50个病例,那么5天后,就是100,再过5天就是200,这样30天后,就是3200例。

还有一个关于疾病后果严重性的参数就是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我们很早就看到,湖北作为暴发中心,病死率高达3%-5%,而湖北之外的国内各地病死率为0.9%左右。

这些重要的流行病数据及传染病参数,是从1月底到2月期间,由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们为主力以前所未有的科研速度不间断地传达给世界。这对疾病规模的理解和预测,提供了重要数据。同时,这些信息说明这个病毒传染性强、病例增长率高,需要严格的防控手段。

d)寻找有效防控方式和治疗方法的时间

面对新型传染病,我们并没有既定的有效防控方式和治疗方法,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尝试、寻找和评估。

中国作为疫情暴发最早的国家,更是没有任何参考地“摸黑”前行。

但从1月底到2月底,中国通过强力的社交隔离手段,有效控制了疾病的传播;并且通过医疗资源灵活调用,尽量降低病死率。这个经验为世界各国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有参考意义的防控手段,在后文中我会详细展开讲解。

由此可见,中国自去年12月中旬,从病原体辨认、病毒检测、疾病规模及有效防控手段等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数周提早应对的时间、宝贵的数据和经验。而这些,是以牺牲数以千计的生命、人们的自由以及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代价的。

根据中国的疫情发展,我们从一月份中下旬就知道,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因为传播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等因素,是不应该被轻视的。

遗憾的是,世界各国政府并未充分重视疫情防控,导致现在的美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新增确诊人数快速攀升。

回过头来,这些国家在疫情早期,其实应该提前准备些什么呢?

世界各国可以提前做些什么?

a) 控制疫情

无论是何种传染病,疫情早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疫情,而隔离感染者和接触者,理论上可能是有效控制疫情的方法。图3是把多个地区的疫情起始点拉到相同的时间,然后按天看疫情的发展,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它们的疫情走势很相似。但是,如果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疫情就会偏离自然走势,而往好的方向发展。

(图3.疫情及防控情况对比图[6])

中国及新加坡的疫情防控,为世界各国的防控提供了更具体、可行的参考。而这些有效手段包括早期大规模诊断隔离(需要充足的检测试剂盒),病例监测和接触者追踪,以及保持社交距离。

面对春运人口流动带来的防控挑战,中国采取了很严格的封城措施。

各地严格进行武汉返乡人员追踪,让全民保持社交距离 —— 长期居家隔离,切断传播链。

这些措施可能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来说难以指导,但我还是想以新加坡早期成功的防疫来举例。

新加坡于1月23日发现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之后便采取了大规模的人群病毒检测,也就是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都给予新冠试剂盒诊断,因此,新加坡在2月初就通过大规模检测捕获了4例社区性传播(这里是指与武汉或者中国无关的病例,社区传播一旦建立,不及时防控,就可能会出现像武汉那样的暴发规模)。

同时,新加坡要求全民保持社交距离,从早期就切断了大规模的社区传播, 于二月底共确诊170例,无死亡病例。

当然,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其他国家可能也不能完全复制其经验。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早期疫情区,还是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宝贵的一手防控经验。

b) 延迟疫情

这就是大家最近经常听到的——展平流行曲线(flatten the curve,图4),是指为了避免病例数短期内激增出现击垮医疗系统的场面,通过防控措施,使疫情延迟,以保证医疗系统能够有效承载每日的病例数[7]。

(图4. 展平流行病学曲线[7])

就算控制疫情不是100%成功(比如已经追溯不到人群中的传播链了,病毒已经扩散了,社区传播已经建立,这时候完全找到并隔离所有感染者的接触者,也是不现实的),前期控制的努力也可以达成延迟疫情的目的。即使只延迟10~20天,也能给新的研究争取时间。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是冬天,是很多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医疗资源本来就很紧张,如果能延迟到夏天,其它疾病稍微少一点,能够利用的医疗资源就更多。

这里就关系到医疗系统的承载力。所以针对疾病的进程,医疗资源如何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尽管针对冠状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目前还没有被研发出来,但根据中国对病例的治疗经验,早发现、早治疗,以及对重症者尽早用呼吸机是能够减少病死率的,而这对医院床位的需求特别大。

也就是说,当新冠肺炎大范围暴发时,每个国家的床位容纳量是与病死率直接相关的。以武汉每千人平均4.3张医院床位做对比,武汉的平均病死率约为2.5%;而韩国每千人12.3张床位,病死率为0.9%;意大利每千人3.2张床位,病死率高达6%[8-9]。

c) 缓和疫情

假如疫情控制不了,那就只能缓和疫情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这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通力协作,制定安全可靠的策略——比如如何让低危人群复工,如何保护高危人群,这都牵涉到社会结构和经济的方方面面。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大流行,这或许是我们今后一年各个国家(包括中国)都要不断去努力的方向。

d) 研究疫情

前期中国为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数据。但目前阶段除了继续进行重要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疫苗以及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通过前期的防控使疫情延迟,为药物的研发争取足够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以上,病毒疫苗和治疗的研究是重要的,需要一直开展;缓和疫情的具体举措也在慢慢地实行和评估,但现阶段对世界各国最重要的,还是尽早做好控制疫情和延迟疫情。

为什么说中国争取的时间

可能被世界各国浪费掉了?

我目前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研究中心工作,我的导师是Dr. Marc Lipsitch, 他是上次2009年流感大流行以及其他新型传染病的专家组成员。

他在二月份上旬的时候,根据从中国疾病暴发得到的流行病学参数,预测说:“我们很大可能性会看到(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如果发生大流行并且我们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那么考虑到基本传染数R0为2~3,则来年全球40%-70%的成年人很可能被感染,虽然不清楚这些感染的人有多少会显示症状。”[10]

这是通过很简单的传染病模型推测出来的。然而,直到一个月以后的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大流行。

根据这个病毒的特性,我们保守估计30%的成年人会感染。

据2019年全球人口调查数据,全球约有56亿15岁以上的人口,那么将有约17亿人感染,假设70%的人会显示症状,而其中病死率为1%(按目前流行病学数据的较低值来算,但实际情况是跟各地区的防控效果及医疗条件直接相关),那么这场大流行可能会造成约1200万人死亡。

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虽然这里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以及病死率都做了一定的假设(实际可能各自偏高或者偏低),但我们依然能够对这个疾病大流行的严重程度有所了解。

在一个以天为单位的传染病大暴发的情况下,浪费几天时间,疫情就会很不一样,更何况浪费数周的防控时间。

世界各国究竟是如何浪费了时间,又该如何补救呢?

世界各国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预案的缺失,就是对这些时间最大的浪费。全面的防控预案包括对全民基础的疾病防控教育与健康行为培训,疫情相关物资和资源的准备等等。唯有尽早准备,才能更快对疫情有防控反应,也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a)病毒检测力的准备

如前文提到的,成功防控离不开早期大规模的病毒检测能力。

而病毒检测能力取决于病毒采样的设备、有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和工作人员。病毒试剂盒的研发、生产,实验室的审核和工作人员的培训都需要时间。

尽管中国在1月12日就公布了研发检测盒需要的基因序列,但很多国家并没有以此为基础,为防控的第一步做好准备。如图5所见,目前病例数呈指数上升的美国,在两周前,检测力基本为0,并没有做到早防控。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新加坡的成功案例,从图5我们也可以看到,韩国是另外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通过建设流动监测站(drive-through testing),大规模地检测病例,并且凭借较好的医疗承载力,保证了较低的病死率,约为0.9%[6]。

(图5.截至3月3日的各国病毒检测能力对比图[6])

对于此病毒,越早准备好检测资源,才越有可能做好防控。所以,不管怎样,要想补救,就要抓住时间,提高对病毒检测力的准备。

b)医疗资源的准备

这里所说的医疗资源的准备,不仅仅是前文提到的医护人员数、医院床位及治疗设备(如呼吸机)等的准备。

根据中国早期的经验以及意大利目前的情况来看,准备充足的医护人员防护设备,在疫情暴发时是及其重要的。这些医护人员的防护设备包括高防护口罩N95, 护目镜,防护服以及医用手套等等。

在疫情大暴发之时,把医护人员暴露于高危之下,是对抗疫情最不利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在疫情早期,武汉的医院不仅防护服储备不足,连N95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都短缺,这也正是其他国家目前面临的情况。所以世界各国要做的是抓住时间,提高医疗设备以及基本医疗防护物品的准备。

c)支援欠发达地区

对欠发达地区的担忧,是从疫情最早期就开始的。

我所在的研究中心从国外开始有第一批从武汉输出的病例时,就开始讨论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和风险了。

我们很多人看不到那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因为确实远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这里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我的一位同事来自于非洲西部的冈比亚(The Republic of the Gambia),3月17号这个国家出现了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同事很忧心地说这个国家的重症监测能力可能只能满足几个病人的需求,但这是一个有着197万人口的国家。

如图6所示,如果把非洲和欧洲第一例病例的时间对齐,那么我们能看到,非洲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比欧洲稍微晚一些,这两个大洲的疫情趋势非常相似。但这也可能只是因为检测力不够,非洲的情况也可能已经非常严重。

(图6. 非洲和欧洲的对比[11])

因此,我们大家可以看到非洲的形势非常不乐观。根据中国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非洲的暴发情形可能会更加糟糕,因为那里的检测能力、医疗条件都极其欠缺。更糟糕的是,非洲的艾滋病人群比例非常高,该人群的免疫力水平跟其他地区相比是更低的,也就是说冠状病毒可能会引起更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

所以,我们该争分夺秒地生产更多的抗疫物资和资源设备,去支持这些国家和地区。

写在最后的话

在这个分秒变化、每天形势都愈加严峻的疫情之下,世界各国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我只是列举了几个我们该尽早准备且能够立刻行动的关键点。

世界各国能越早补足这些方面的欠缺,对疫情的防控就越有效。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无论新冠病毒从哪个国家开始暴发,都可能会导致大流行的局面。

中国是第一批为世界各国“争取一部分时间”的国家,但现在我们正真看到很多国家却并没有吸取这些经验教训,还在重蹈覆辙,这是令人心痛的。

面对错失的时间,世界各国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学习成功抗疫经验,并集中力量生产更多的抗疫物资和资源设备,齐心协力,去战胜这百年来最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WHO冠状病毒统计数据https://ore/1798174254

[4] 早期数据提供了重要的传染病学参数:Li Q, Guan X, et al. 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NEJM (2020) DOI: 10.1056/NEJMoa2001316

[5]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流行病学数据:http:///coronavirus-latest

[7] 展平流行病曲线:Why ‘flattening the curve’may be the world’s best bet to slow the coronavirus. https:///2020/03/11/flattening-curve-coronavirus/

[8]新型冠状病毒各国病死率数据:

https://medium.com/@tomaspueyo/coronavirus-act-today-or-people-will-die-f4d3d9cd99ca

[9]根据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数据,各国的医院床位平均数https://data.oecd.org/healtheqt/hospital-beds.htm

[10]关于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预测:https://twitter.com/mlipsitch/status/1228373884027592704

[11] 非洲与欧洲病例的比较,数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图片来源于非洲疾病控制中心:http://africacdc.org/

【主创团队】

编辑:谭雯雯、叶正兴

制图:林茹

排版:周舟

运营:张宁

统筹:张宁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